其他

资讯|城市史研究能为旧城更新做什么

2017-08-09 邹怡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点击上方“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可以订阅哦


改造后的旧街区立面,看上去簇新整齐。未改造的旧街区里仍能看到传统里弄生活的景象。
因此,旧城更新和城市人文遗产保护的思路,就不能以散点分布的建筑保护为起点,而应从记录足迹的城市历史出发。以城市历史为基准,遴选在城市发育进程中曾发挥关键作用的地物和建筑作为保护对象,并且有意识地基于城市历史去寻访、发现和保护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建筑或街区,从而系统地保留城市发展的历史足迹。
 
当下的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城市建成区大幅扩展,旧有的街道坊巷翻新改造。在此过程中,经济效率和文化传承发生着激烈的冲突,尤其是在旧城更新领域。目前,绝大多数旧街区在旧城改造中的命运,就是被摧毁推平,重作规划,建设新城,甚至原有的肌理不存一丝痕迹。少数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旧街区,从文物保护和公众展示的角度入手,走上旅游开发之路。但是,达到文物保护等级的旧街区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旧街区虽然呈现了当地传统的市井生活,但建筑年代尚不足久远,存世数量尚不及濒危,精美程度亦不及罕有,往往处于拆除和保护的中间境地。在追求建设速度和用地指标有限的压力之下,这逡巡两难一般都向着拆毁推平倾斜。
 
在国家发出“千城一面”的警示、提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倡议后,地方又开始注重甄选历史文化街区,但保护和利用模式高度雷同,不外乎景区商业开发和引入创意产业等套路。模式的雷同,等价于创意的缺乏,暗含着保护动力的孱弱和价值认识的混沌。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旧街区还有怎样的价值?从这些价值出发,哪些旧街区值得保护?要保护旧街区中的什么?如何让旧街区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旧城的妥善更新直接端赖于这些问题的解答。
 
城市本身是历史层累的结果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容器。人类一直努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营建和改进居住环境。相比农村,城市的人口更为集中。集聚的人口有利于降低各种公共服务的成本,降低人们互相寻找和提供专业服务的成本,从而更为有效地改善人居环境。私家住宅、公共建筑、大小道路、服务设施,在城市中集聚的人口,便利地互相利用各自所能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衣食住行,也包括权利保护。在城市中,人们不断创造和实现着生活的梦想。
 
人类梦想的实现,是一个基于自然、超越自然的过程。城市,作为一个人工构筑的生活环境,目的在于克服人类裸露于自然时所遭受的一些不利条件,譬如风、雨、寒、热。这些条件,换个角度,同时也就是人类生存所倚赖的空气流通、水分补给和热量交换。所以,城市是人类有限度地调节自然,令其顺应人居的一种装置。各地风土不同,因之对自然进行利用及调节的对象和力度也各有差异,城市为此也呈现出顺应自然的不同风貌。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为集聚力量,结成合作、保护等各种社会关系。街区、宅形、立面,城市中的各类空间设置,既是对自然的调适,也是对社会秩序的表达。同时,空间的区隔反过来也成为人群交往的通道或是障碍,对社会关系的塑造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憧憬梦想的物质空间和社会关系与现实所直面者之间反复冲突、调和、互动、再生,是不断螺旋前进的一个过程。每座城市的样态,便是前述历史过程层累的结果,是地域文明足迹的凝聚集合。
 
当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本质上是更快地不断提出新的人居模式。各种新模式的产生速度,快于旧模式的消亡速度,从而加剧了新旧街区的并存,形成更为鲜明的新旧对照。不可否认,新城区的建设,在建筑和街区两个尺度上都有相对于旧城区的优越性。但是,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达在便利了现代城市建设技术快速传播的同时,也易于导致超越地方风土特性的直接搬用,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这水土不服,可能是对当地水热条件的不适应,也可能是与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不贴合。而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旧城区的生活样态却时常显露出适应新形势的柔韧性,随着人口密度的变化和现代生活的需求,不断萌生顺时调适的草根智慧。所以,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新旧城区就是不同人居智慧的体现,新旧城区的同时存在,给予了居民比较和选择的可能。他们的关系,更多的是并存互补,而非你死我活。
 
旧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的确,旧街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居住体验缺憾甚多。最简便的改造方法就是将旧城完全推平,凭借强有力的工程机械,以教科书为蓝本,规划和建设配备现代基础设施、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新城。这一做法初看并无明显不妥之处,但快速城市化的喧嚣尚未散尽,与之伴生的问题便已逐渐浮现。经由历史长期积淀而成的城市独特风貌被清除,旧城亦被同化为千城一面的新城景观。为改变雷同无趣的城市面貌,人们曾寄希望于拥有丰富想像力的建筑师。然而,一幢幢极具个性的建筑,单体纵有特色,置于周边环境之中,却显突兀粗暴。一座城市,若突兀此起彼伏,则变成了一座供人猎奇的“建筑动物园”。所谓突兀,就是与城市风土基底的不匹配,与城市居民审美意趣的不和谐。城市风貌的独特样态,蕴含着调适自然风土的历史智慧。城市居民的审美意趣,内化了城市长期积淀的文化品味。两者均隐含着城市居民所期许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
 
为容纳新入城市的大量人口,新城不断建设。然而,在此过程中,新城也应该给进入城市的人们带来预想中的幸福感,不能让人们在享受现代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感到现代城市空间所带来的人情淡漠。“记住乡愁”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语境中被提出。这一提法,表面上是对往日生活场景的一种怀念,实质上还是对未来舒适生活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以“怀旧”的方式被提出,提醒了我们当前的城市建设仍有不适应人们实际需求的地方,而这些需求在历史上曾有过智慧的解决之道。
 
在此意义上,依然人来人往的旧街区就是活着的历史智慧。这些智慧,不仅是建筑样式、街区布局,也包括了居民的空间利用、生活样态。并且,因应着居民的多元,这些智慧背后蕴藏的美学和伦理等人文价值也具有鲜明的多元特色。不同居民的知识背景不同、收入层次不同、价值观念不同,他们在长期微观实践中磨合出的居民交往模式和社会生活样态,构成了一种能包容多样价值观的整合形态,成为城市风貌和城市精神的基本物质依托。有怎样的人群聚合,就会建成怎样的城市。城市独有的发展脉络和潜能后劲即蕴藏其中。所以,旧街区需要传承的核心是生活和交往的历史智慧,对建筑和街区等物质形体的妥善安置应当在此观照之下。
 
但是,实践中的旧城更新大多并没有将居民生活和交往的历史智慧作为传承的核心,将旧城完全拆除推平的做法自不待言,但已顾及文脉传承的旧城更新有些也只是片面地着眼于建筑形体和文化意象,在操作中逐渐异化了旧城更新的核心价值。近年来,各地出现的非全拆型旧城更新,最常见的做法是依托旧街区中的若干文保单位,基于对旧时风貌的想象和市场需求进行街区和宅院改造,强化传统元素表现,增加现代商业设施,建成观光商业街区。另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依托工业遗产,保留旧建筑的基本框架,重做内部分隔,适配城市产业的升级换代,辟为创意园区。
 
前述两种模式已成为各地旧城更新的常规思路,但其实施条件其实颇多特殊性,旧城中更多的还是既非文保单位,亦非工业遗产,却具时代特色,居民依然往来的生活街区。路口的点心铺,街角的皮匠摊,楼下的龙门阵,邻里的饭菜香,这是城市中最本真、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也是一座城市社会风貌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此类街区中建筑稍具特色者,已开始被纳入“修旧如旧”的保护和再利用,开发为高级商品房或酒店式公寓、工作室单元。但其中一些具体做法,受到了规划和建筑学者的诟病:“修旧如旧”有时会被替换为摹形重建,只是利用了原址旧宅中的一些美学和历史元素,宅形和容积率等均瞄准目标客户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虽然这样的更新已有了城市人文遗产保护的意识,但被视为城市人文遗产的只是特色建筑,没有包括居民生活。这样的街区更新,实质上切断了城市的人文脉络。
 
城市史研究能为旧城更新做什么
 
对旧街区历史价值的认识,有些学者也存在着误区:只是单一地从建筑景观角度入手,而没有从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外在条件和社会依托等方面加以综合的体认。一片旧街区得到重视,起因时常是因为街区内存在着精美或独特的建筑景观,随后为着建筑的保护方才引入对其相关历史背景的理解。这么做的结果,受建筑存留随机性的影响,对城市发展脉络的保护极有可能是片段的,缺乏系统的。
 
因此,旧城更新和城市人文遗产保护的思路,就不能以散点分布的建筑保护为起点,而应从记录足迹的城市历史出发。以城市历史为基准,遴选在城市发育进程中曾发挥关键作用的地物和建筑作为保护对象,并且有意识地基于城市历史去寻访、发现和保护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建筑或街区,从而系统地保留城市发展的历史足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旧街区和旧建筑均需要无条件地保存下来。哪些历史遗存需要保留,只有以城市变迁线索为参照进行寻访和筛选,才能克服以散点建筑为起点的保护所导致的碎片化,尽可能地达成城市历史足迹留存的系统性。已脱离现代生活,且数量稀少、无法再生的历史遗迹,需进行原样保护,且提供延续原有生活样态并加以改进的空间,因为那是活着的城市人文脉络。
 
所以,对城市史的理解就不能局限于地方名人故事的串联。从外部区位到内部结构,从名人故事到平民生活,城市选址布局、风貌景观、社会结构和生活样态的演变,揭示了地方民众顺势而为、聚力合作的生存智慧。城市的自然基底条件和人力资本特点,既是城市曾经的动力,也是城市未来的基础。
 
自然地表是城市立足的舞台,城市的选址和缘起,必然与地表形态有关。各种地貌中,河流和山脉对城市选址的影响最大。这两种地表形态,分布广泛,既可能是人类活动的障碍,也能成为人类移动的通道。自然通道的人工修整、加固和确定,便成为道路。城市,是一个人口和资源高密度集中的空间区块,其维持需要外来资源持续不断的输入。一座城市能长久稳定的存在,必因其为腹地提供的服务价值高于周边资源向其集聚的成本。一座城市的基本腹地,必然是与其进行人口、资源交流的方便之地,大多与其所处自然地理单元相契合,并在此基础上,依循人工道路的去向和分布而盈缩。所以,欲明晰一座城市的缘起动力,首先不能拘泥于城市本身,而应放开视野,考察城市所处的地理单元。提到地理单元的界定,这就涉及一个观察尺度的问题,一般应从大尺度入手,逐渐聚焦。恰如从高空俯视地表形势,先抓住最为基本的地貌走势,初步框定城市所处的基本地理单元,再逐渐降低高度,从而更为精细地了解城市周边和内部的局地形势。
 
不仅理解城市整体的起源和发展,需从地表入手,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同样建基于地表基础之上。在此意义上,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和土木建筑等学科的研究对象,本质上都是人类所利用的空间,不过是观察和分析的尺度依次缩小而已。
 
在明晰了城市所处的地表形态之后,便可进一步引入人的因素,探究人类如何顺应和利用地表形态,发挥人口和资源集聚的威力。这一威力,应对了人类社会的需求,可能是经济性的,或是政治性的,军事性的,也可能综合了多种性质。人类在这一地区为何需要这样一个功能性的据点,这就回答了在这一地区出现此类城市的必然性。在这一地区,人类又能利用哪些地理条件,成就这样的城市、维持这样的城市,这就回答了在这一地区出现此类城市的可能性。以上必然性和可能性,就共同组成了城市的区位条件。
 
解析城市的区位条件,更多是从城市的外部环境入手,对于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仍可采用与分析区位类似的思路,从作为城市下垫面的地表入手,再分析人的需求和解决之道。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相对于大尺度的自然环境,小尺度的城市下垫面,更易于受到人工改变,因此必须重视人类对城市内部地貌的局部重塑。第二,在解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仍需时常纵身一跃,从高空俯瞰大地,关注城市外部区位条件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为正如前文所述,城市中各种设施的出现和维持,因应了城市腹地的需求,仰赖于城市腹地的保障。第三,城市是一个人口和资源高度集中的空间,行政、习俗等力量在消解人类冲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不可忽视这些力量的作用。
 
旧城的更新就需要在这样的宏观把握下,确定哪些历史遗迹、哪些自然景观、哪些城市风貌需要妥善保存或是留心表达。但仅有宏观把握还不够,还需要将城市史研究落脚地方、接驳生活,尤其是未曾中断的民间日常。
 
相比街区住宅等物质实体的调研,生活样态的调研难度更大。家长里短、日常琐碎,一方面谁都有经历,另一方面正因为其平淡无奇,反而少有专门的梳理和思考。在此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民间的日用文书,例如日记、账本和票据等,是了解地方生活样态的重要入口。在传统史学看来,这些文字的作者名不见经传,其个人经历在地方历史中也似乎无足轻重,但是,正是这些由芸芸众生书写的文书,真实地留下了一般史料所不记的生活场景。这一类文书史料,流传存世者以近代至现代者居多,其拥有者则将这些半旧不古的故纸,或视为废纸而丢弃,或知其为家庭记忆,虽有心珍藏却为其保存而发愁,视之为鸡肋。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类散处于普通家庭中的史料,建设一个健康、共赢的收集和利用平台。所谓“健康”,是指在资料搜集和利用过程中,保护家庭和个人隐私。“共赢”则指既令研究者得到散处民间的珍贵史料,也为普通家庭珍藏记忆提供服务。
 
但是,文书毕竟由文字所造就,还有许多人并没有用文字记事的习惯,或没有保存文字记录的习惯,故有大量记忆并不以文字为载体,因此,有必要通过访谈的方式及时保存地方居民对街区生活的记忆和理解。城市史研究者在获得这些文字和口述的资料后,还需参照前述城市区位和时代的宏观背景,梳理出地方民众因应时代的生活样态和生存智慧。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注意在城市建设中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史研究应该作为旧城更新的工作起点与指南。从外部区位到内部结构,城市历史的梳理有助于筛选出城市发育进程中曾发挥关键作用的地物和建筑作为保护对象,并根据其现状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确定其保护或更新方案。同时,城市历史线索还有助于寻访、发现和保护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建筑或街区,从而克服遗存发现的随机性,增进城市历史足迹保护的系统性。深入街区,以揭示地方生活样态、生存智慧为己任的城市史研究,还能透过民间文献与口述访谈,在调研中自然地连接起历史与现实,理解支撑城市发展的社会关系,了解当地居民对社区的理解和憧憬。从而令旧城更新一方面继续保存居民亲切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吸收居民的生活智慧,顺势改进已不适应现代生活的街区和宅形,落脚于庶民的日常,实现文脉的传承和民生的改善。
 
文/邹怡(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创新团队研究员)
信息来源:文汇网,http://www.whb.cn/xueren/99545.htm
欢迎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机构给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平台投稿,传播历史地理学的前沿动态、学术研究成果等等,惠及学林!

投稿邮箱:lishidilitg@163.com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微信号:lsdlyjzx轻轻一按即可关注我们的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